在富丽堂皇的凡尔赛宫,身着华丽洛可可风格古典礼服的女士们静静地交谈着。换杯的时候,蓝底金羽的折扇轻轻晃动,难掩仕女们精致的妆容和眼神的狡黠。
电影电视剧里拿折扇的西方女性。来源/电影《埃及艳后》截图
这是电影《埃及艳后》中法国凡尔赛的日常。宫中女子身居高位,仪态复杂,却不知上下翻飞的折扇吹不走藏在奢靡生活中的沉重枷锁。
扇子在欧洲贵族的古典场景中出现率非常高。在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戏剧《温夫人的扇子》中,温夫人的扇子是她作为淑女在伦敦社交舞台上炫耀的奢侈品,也是揭露她不忠的道具和线索;电视剧《唐顿庄园》中,折扇优雅坚韧,历经战乱病痛,却依然在三代女性手中。
来自东方文化的折扇是如何传到欧洲贵族手中,成为他们时尚和社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的?
桥东来
折扇又称“铺扇”、“纸扇”、“折扇”、“聚扇”,线条简洁流畅。可以藏在袖子里,放在阴凉处玩,既美观又实用。在中国古代,折扇是文人阶层的身份代表,也是日常必需品。文人的折扇轻轻摇动,在纸上写诗作画,与三两好友漫步聊天,满满的淡泊恬静之感。
宋代以前,中国最流行的扇子是团扇,传入日本后改良成折扇,再传回中国。宋代折扇作为朝鲜贡品进入中国,当时非常稀缺,只有贵族子弟才能拥有一把。到了明代,折扇开始流行,取代了传统的团扇,风靡全球。是清代折扇大发展的时代。著名的传教士朋友徐光启和利玛窦曾拿着扇子一起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