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
江苏江阴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根据投诉
整理美容院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各种违法行为
牵涉
违规操作,超限额发卡
换运营商容易,退卡难。
卷跑路
…..
01
有很多免费的陷阱。
问题:
有些美容院以免费体验为幌子,通过吸引消费者到店体验,在体验过程中要求额外付费或推广消费卡。
经营者通常通过业务员在街头发放免费体验传单,拉拢、忽悠消费者,或者通过低价销售吸引消费者上门。
在消费过程中,会借机诱导、向消费者推销一些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让消费者落入消费陷阱。
情况
例如,消费者徐在接受免费美容保养后,做了乳房保养、腹部卵巢保养、后颈肩保养、臀部保养、腿部保养等。,消费金额15万元。她的家人投诉后,消保委挽回了她的经济损失。
02
虚假宣传比较常见。
问题:
一种是夸大疗效。“中草药永不反弹”、“十天瘦十斤”、“七天美白护发”等夸大美容产品和服务效果的广告随处可见;一些商家用中草药、纯植物、低价等口号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二是炒作科技概念。在美容产品的宣传资料中,用纳米技术、DNA细胞水合作用、干细胞活化等科学术语等新概念诱导消费者。
第三,是美容专家的标志。聘请所谓的“国际美容专家”、“各国美容大师”坐镇美容店,忽悠消费者进行美容美发,使消费者上当受骗。
03
超范围经营严重
问题:
有的经营者在核准登记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时,只登记理发服务,开始经营其他种类的项目服务;一些经营者批准了美容服务的经营范围,擅自搭售美容产品。
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一些美容院非法开展医疗美容整形。比如美容院搞针灸治疗,微针祛痘,聘请所谓的美容医学专家在店铺里给顾客卖药。由于缺乏必要的医学知识和相应的措施,它们常常给消费者造成美容毁容。
04
刷卡消费没有保障。
问题:
一些经营者违反《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销售金额较高的预付卡,金额从千元到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不等。运营商变更,原卡无法使用,需要充值才能使用,很容易退款。
部分运营商使用预付卡时,服务质量下降明显。如单方面设置有效期、变更服务项目、提高使用门槛、限制消费卡使用或要求消费者多付费等。
一些运营商人去楼空、血本无归、预付卡无法使用、退款困难的情况屡见不鲜。
情况
某消费者团体投诉,老板在理发店充值后逃跑,无法联系。经查,理发店内部多次转账,不断让消费者充值,称激活后才能使用。最后一个经营者让消费者充值后,连夜清空店铺,跑路了。
05
很多产品质量问题。
问题:
一些美容店提供的化妆品大多是美容产品的中介代理提供的,正规商场是找不到的。
美容店使用的化妆品主要是特殊用途化妆品和进口化妆品,没有中文标识。经营者以进口产品的名义虚假标注价格,有时甚至使用三无产品;
大部分结果都是宣传美白、祛斑、淡化各种色斑、消炎抗过敏,但不能提供特殊用途化妆品的批准文号。但是消费者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说是消费者使用不当造成的,不承担责任。
情况
消费者梅女士投诉,她做了中药面膜后脸部发红,发痒,过敏,长满痘痘。经调查发现,其使用的口罩无商品合格证和票证,未进行进货检验,属三无产品。
06
霸王条款频频出现。
问题:
部分美容院违反《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设置预付卡年限,排除消费者主体权利。同时,违反合同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存在排除消费者合同解释权、免除经营者违约责任、排除消费者商品退货权、单方设定解释权、侵犯消费者隐私权等侵权问题。
美容院的一些经营者使用格式合同、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对消费者作出排除或者减轻经营者责任、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的不平等、不合理的规定。
情况
有的美容店单方面在合同中设置条款,如“预付卡有效期为一年,超过规定期限自动失效,售出的美容护理和商品不予退还”。
针对美容院行业存在的问题,江阴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建议:
加强市场监管,严查违规行为。市场监管部门要配合卫健委、商务局、消保委等部门,将美容美发行业列为重点监管行业,严查无证经营、超经营范围、预付卡超限额支付、虚假宣传、合同欺诈等违法行为。,并加强美容院的商品检验。同时,加强行政指导,定期走访,规范经营者经营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规范美容院格式合同。市场监管局、消保委、美容院商会共同研究制定美容院通用合同示范文本。示范合同应明确约定消费项目、有效期、可使用哪些店铺以及使用美妆产品的效果。同时,要事先明确有争议的权利义务,如是否可以与其他优惠活动一起使用、违约责任等。,确保在示范合同中杜绝霸王条款,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消费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