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80年代,有一种说法:
“摇滚不亲民,它只贴近马克西姆。”
年轻的崔健在那里第一次唱《一无所有》,出身一般,搅得大家热血沸腾。
无数个夜晚,崔健和他的乐队“ADO”站在餐厅的小舞蹈台上,尖叫呐喊。歌曲:“就是那种在纵欲的压迫感中突然爆发出来的呐喊”。
初出茅庐的汪峰和43号鲍家街一战成名于北京马克西姆餐厅,震惊了当时在场的崔健、黑豹、唐朝等老六。
姜文连续几年在那里过生日;张艺谋经常带巩俐去那里聚会;是尊龙那里的常客;我哥哥张国荣在马克西姆度过了他的最后一个除夕。
无数音乐、时尚、浪漫的种子在这片土壤中诞生、生长,这家餐厅的传奇也离不开她的第一任经理。
——宋怀贵
正如刘晓庆所说,“因为她,我们喜欢马克西姆”。
宋怀贵这三个字,在现在很多人看来可能很陌生,但在80年代,这个名字一定是传奇、时尚、美丽的最佳代名词。
宋怀贵:
是新中国第一位跨国新娘;
是把海外时尚生活带到中国的第一人;
他是中国第一代模特的挖掘者和耕耘者,第一次把中国模特带到国外;
他是北京Maxim餐厅的第一任经理,并把它变成了中国摇滚乐的原始圣地。…..
“有人说做梦的人疯了,但我觉得不做梦的人疯了。”
然而,她一生都在追逐梦想,向那个时代的人们展示了生活和美好的更多可能性。
—— 01 ——
新中国第一位国际新娘
1956年,一场特殊的婚礼轰动了全中国。
婚礼中的女方来自中国,男方却是外国人。
在那个在公共场合牵手会引发议论的年代,可想而知这场涉外婚姻引起了怎样的关注和非议。
宋怀贵和丈夫万满
这场婚礼的新娘是宋怀贵,曾是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的学生。
她很有艺术天赋,在大学里遇到了来自保加利亚的国际学生万满。两个对艺术有着同样真诚和热情的年轻人很快走到了一起。
在那个保守的年代,虽然他们小心翼翼的保护着这段感情,但是当他们的爱情被发现的时候,他们遇到的风暴却是超乎他们想象的。
尤其是宋怀贵,甚至被攻击“生活作风有问题”。流言像利箭一样袭来。一夜之间,她成了学校里的小人,成了被批判的对象。
但她没有屈服,她屈服了。
“我没做错什么,因为没有相关法律禁止中国人和外国人结婚”。
带着这样的执拗,她直接给周总理去了信。
令宋怀贵惊讶的是,不久后,她竟然收到了周总理的回信,周总理在回信中不仅肯定了他们的爱情,还为他们送上了祝福。
1956年底,宋怀贵和万满正式步入婚姻殿堂,这也是新中国第一桩涉外婚姻。
而两人相爱,直到万满病逝。
满(右一)、宋怀贵(右二)
黄永玉(左一)、张美曦(左一)
—— 02 ——
把美丽带回中国。
女儿出生后,宋怀贵跟随丈夫来到保加利亚。
在丈夫开始事业发展的时候,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成长,而是进入上智大学继续自己的艺术探索。
在一次展览上,宋怀贵结识了时尚大师皮尔·卡丹,她立刻被这个会说七种语言,对时尚和美丽有着独特认识的女人所吸引,并力劝她筹备北京的美心餐厅,担任皮尔·卡丹在中国的首席代表。
宋怀贵欣然同意将对美的认知和时尚理念带入中国。
我还记得1955年,一位外国记者记录了他眼中的中国:
“无论他们走到哪里,人们都穿着蓝布衣服…..一群群的人,一个接一个的,看起来就像刚在蓝墨水里洗过澡一样,蓝得出不来。”
长期以来,我国服装的主色调一度被“灰、蓝、绿”占据。衣服的存在与个性、时尚、审美无关,只是单纯的作为“刚需商品”而存在。
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诞生了第一支时装模特队。
在大众审美没有完全觉醒,没有被“滤镜美颜”绑架的年代,他们以时代的必然走向登上了历史舞台,带领人们进入了一个华丽的时尚世界。
这支模特队的诞生,从国内到国际,处处都有宋怀贵的影子。
《周末画报》的主编叶晓薇说:如果中国有一部当代时装史,我想它一定是从宋怀贵女士开始的。
巩俐、皮尔·卡丹、宋怀贵
—— 03 ——
中国第一代车型
中国第一代模特成员龚海滨回忆第一次见到宋怀贵的情景:
“红色的羊绒披肩有点像中大衣,黑色的天鹅绒衣服,鲜红的口红,眉毛和眼睛,里面是高跟鞋。太讲究了。”
“我长这么大了,在北京从来没见过这么纤巧的女人。”
宋怀贵挑选的这些模特,大多是工厂的纺织工人。他们白天上班,晚上有时间一起训练。
一切从零开始。
很多女生都是第一次穿高跟鞋,外界都在议论,说“不雅”“不雅”……
宋怀贵和这些青年男女一起,两次面临解散的危机,摸着石头过河,成立了中国第一支时装模特队。
模特队的姑娘们在进行体能训练。
1981年10月,由宋怀贵策划的皮尔·卡丹服装表演在北京饭店正式上演。
这是中国模特表演的第一场时装秀。
当他们走在t台上,展现的不仅仅是美,还有压力下的优雅,这是海明威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勇气。
巩俐,皮尔·卡丹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还没有真正的时装和模特。因此,这场表演成为中国时装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标志。
“从那以后,人们逐渐接受了时装秀的概念,模特也逐渐成为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原本充满深蓝、深灰、国防绿的城市,经历了旧观念与新思想的争论,渐渐有了色彩。”
关于美的大门已经打开。
1985年,宋怀贵带着12名中国模特飞往巴黎,在皮尔·卡丹登上秀场。这是中国模特第一次被允许出国。
她们穿着旗袍,高举国旗,穿过凯旋门,向全世界展示了东方女性的时尚,成为8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记忆之一。
宋怀贵和这群从工厂走出来的年轻人,打破了世俗眼光的束缚,带来的不仅仅是时尚的表演,更是一种对“美”的启蒙和深刻诠释。
—— 04 ——
摇滚圣地格言
除了把皮尔·卡丹的时尚带到中国,宋怀贵还管理着被卡丹收购的美心餐厅。
宋怀贵办理了餐厅的审批、选址、装修。
爬上楼梯,餐厅里的枫叶形吊灯和壁灯发出昏暗的光,映出墙上镀金的藤条图案,以及来自卢浮宫和故宫的装饰壁画,周围是无数的水晶玻璃镜子和彩色彩绘玻璃窗,仿佛置身于18世纪法国巴黎的一座豪华宫殿。
但让马克西姆真正出名的不仅仅是它的装修和菜品,还有宋怀贵将马克西姆的核心魅力——经久不衰的沙龙文化带到了北京。
马克西姆在巴黎的Belle Epoche有一个螺旋楼梯。宋怀贵经常穿着一件扫地的黑色晚礼服,背后有一个深V,V的下端有一个巨大的深粉色蝴蝶结,宋怀贵穿着这件露背礼服,像女王一样缓缓走下螺旋楼梯。
叶晓薇的描述:我觉得她的角色很像西方20世纪初巴黎沙龙的女主人。同时,她也为当时中国的一些新兴文化力量提供了交流的场所。
那是一个充满激情和诗意的80年代,人们痴迷于追求知识、艺术创作、自我表达和个性。
而热情的知识分子,放荡不羁的艺术家,有抱负的陌生人,完全不同的社会阶层,年龄,文化背景,在马克西姆相遇,推杯换盏,畅所欲言。
可以说,宋怀贵把餐厅打造成最先进的理念和文化交流的据点。
那时候,不管是谁,都会对着那个总是把头发高高地盘在脑后,穿着皮尔·卡丹高级成衣,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老板娘喊一声“宋夫人”。
当你走进80、90年代的美心餐厅,有很大概率会遇到正值壮年的崔健、张国荣、巩俐。张艺谋、陈凯歌、尊龙和徐克,最有活力。……
一向喜欢远离人群的尊龙,对宋怀贵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只有在她面前,他总是表现得像个孩子。
张国荣每次来京,都会来马克西姆唱歌,生前最后一个除夕也是在这里度过的。
我在阿兰·德龙的马克西姆餐厅度过了我的50岁生日。
在京拍摄《末代皇帝》的贝尔托卢奇也是这家店的常客。当他思路不畅的时候,他总喜欢来这里点一杯威士忌。
他还主动邀请宋怀贵在《末代皇帝》中饰演御龙太后。
是宋怀贵和马克西姆餐厅,为当时新兴的摇滚乐提供了自由歌唱的圣地。
有了叛逆,他们就能喊出自己对自由和人生、爱情和理想的态度。
崔健、何勇、张楚、罗奇、郑钧、鲍家街43号……那时候唱摇滚的人不多,但几乎都在马克西姆的舞台上。
“她能给你一种非常非常轻松的、娱乐性的精神,对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对任何角落、任何一种环境下人们娱乐精神的尊重。某种程度上,它在当时是超前于时代的,或者说它坚持了一种与时尚完全无关的东西。”
——崔健
—— 05 ——
不卑不亢,热爱生活无怨无悔。
姜文曾经评价宋怀贵:我觉得她比很多男人都有男人味。
皮尔·卡丹还说:即使她(宋怀贵)被扔到沙漠里,她也能学会仙人掌的语言。
在她69岁的生命中,她从未停止探索,永远燃烧着激情,正如她女儿所说:
“从早上就准备好,发光。”
朋友说她一直有两个梦想:第一个是把欧洲文化带到中国,第二个是把中国文化介绍到欧洲。
直到晚年,她依然坚持“五代穿衣”这个项目——向世界展示东方服饰之美。
她从不屈服于任何人或任何环境。在她病重的时候,即使病重,她给女儿的最后一句话也是:“我会度过这个难关的,你不要难过”。
2006年,69岁的宋怀贵在北京病逝。
她的追悼会在她最喜欢的格言中举行。
音乐、舞蹈、酒杯、故人,没有眼泪也没有牢骚,人们用最温暖最美的方式送这位“时尚教母”最后一程。
她的生活精彩纷呈,充满刺激,无论她活着还是死了。
宋怀贵走后,歌手苏小明这样感叹:
“突然有一天,得知宋夫人走了,我有一种感觉,那个时代结束了,不会再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