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之都,皮革世界”之一:皮革智能化转型深圳走在前列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深圳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沿着市二十次党代会的方向,积极服务和融入发展新格局,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作为深圳重点产业集聚区之一,现代时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日益成为深圳的新名片,不断彰显深圳“时尚之都”的魅力。其中,深圳的皮革行业表现亮眼:注册企业超过10万家,年销售额超过500亿人民币。中国最大的时尚鞋服集团位于深圳。即日起,人民日报将推出“时尚之都皮革世界”系列报道,全面解读和介绍深圳皮革行业的创新发展。请注意。

“时尚之都,皮革世界”之一:皮革智能化转型深圳走在前列
深圳牌皮鞋。受访企业供图

2022年12月8日,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鞋包设计大赛初赛投票结束。来自国内外98所高等院校、设计机构、品牌企业的800余件作品,经过激烈角逐,共有65件作品入围,共同角逐将于年底揭晓的年度大奖。

这个行业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四年。今年,第一次建立了元宇宙模型空间,并系统地开发了数字艺术品。初赛结束后,为参赛选手开放3D设计平台,将稿件变成鞋包的3D模型,用数字化赋予创新力量。

皮革业是深圳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深圳注册工业企业10多万家,从业人员20多万人,年销售额超过500亿元。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浪潮逐渐从互联网行业向传统制造业蔓延,深圳皮革行业抓住机遇,以“皮具+科技”、“皮具+互联网”加速从生产到销售全流程数字化转型,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全自动真皮缺损扫描仪的效率是手动模式的7倍。受访企业供图

智能升级让传统制造业效率更高。

在百丽时装集团旗下的李荣鞋业龙华大浪工厂,这里的机器人均日产量可达900双鞋,比传统生产模式的整体效率高出300%。

效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瓶颈业务的突破——数字化裁剪和真皮缺损检测。自动排版裁剪车间采用智能算法对动物皮进行排版,可显著降低皮革消耗。同时,AI自动皮肤残疾检测系统的速度是人工模式的7倍,准确率达到90%以上,与人工识别和标记的准确率基本相当,改变了业内“人工肉眼观察、人工标记缺陷”的传统方式。

“结合各种鞋型,系统会根据动物真皮的形状和大小,最大限度地利用皮革材料进行排版,还可以自动避开真皮的禁用部分。”荣鞋业(深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忠杰表示,百丽从2017年开始数字化升级,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从R&D到出货,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关键节点都是数字化的。

他介绍,百丽收集研究了600万个脚型数据,所以比较规范,固定了鞋楦的背部和桥部,大大缩短了开发鞋楦的时间。

近年来,深圳皮革企业不断投入数字智能赋能生产线,升级关键技术和工艺,推动行业从劳动密集型手工制造向自动化、数字化乃至智能化转型升级。

“五六年前,我们从意大利和日本购买了各投资100多万的高端生产设备,在设备端和软件端提高了自动化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天津实业发展(深圳)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迪娜品牌的公司德金实业,皮具年产量高达350万件;熊辉皮具制品(深圳)有限公司年产皮具960多万件,被称为包装界的“富士康”;百丽自主设计使用了80多条高效率、多品种的柔性生产线,单线标准产能600双/日,包括近30个步骤、260多道工序,年生产皮鞋近2000万双。

3D足部扫描系统。受访企业供图

全渠道布局让消费体验更好。

在李荣鞋业总部大楼“数字大屋”展厅的几块大屏幕上,可以直观地看到百丽集团线下和电商的日销量、全国各地区门店的实时销售排名、制造部的接单量和完成量等指标数据,在同一个界面中多维度、直观、动态的呈现出来。

据介绍,百丽在零售端开放了2万多家门店的数据进行“实时管理”;还要探索小程序、直播、数字工具等。,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网络。

除了数字化的线下“智慧门店”,电商平台已经成为品牌企业分销产品的重要渠道之一。

诞生于深圳,发展势头迅猛的新消费品牌7or9,通过熟人和微信群进行口碑传播,进而在社交媒体平台积累粉丝,逐步实现电商平台销售业绩的爆发;海纳还通过Tiktok在Tik Tok的海外版本和亚马逊的直播直接向国外销售产品。西卡图与Tik Tok合作开发“集装箱”弹出式店铺,实现品牌线上线下联动推广。

在新零售的浪潮中,深圳皮革企业仍在探索数字化赋能,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优化消费体验。

例如,一些品牌在其商店中放置了3D足部扫描仪。消费者在床上扫描双脚,可以快速生成脚型和脚型数据报告,用于鞋子推荐和定制服务。消费者可以自行选择材料、颜色、配饰等。进行定制,最快可以在15天内发货。

深圳皮革行业协会秘书长霍荣华表示,随着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传统的制造和运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目前深圳皮革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已经走在了国内行业的前列,尤其是头部企业的智能化应用能力明显高于同行。”

高度自动化的制鞋生产线。受访企业供图

打造工业智能大脑的数字平台

在熊辉皮具的生产车间里,一排排的自动裁剪机、电脑推车、自动涂胶机、自动喷胶机不停运转,为裁剪、涂胶机、喷胶工序服务。

尽管近年来引进了许多新的机器和设备来提高生产质量和产量,但公司高级行政经理刘生贤仍然表示:“皮革仍然属于传统的手工行业,大多数工序都需要人工操作,因此纯智能很难实现。”

深圳市工信局发布的《时尚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研究报告》显示,深圳近85%的时尚企业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初级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做了很多3D打印,因为这一块深圳很擅长,包括回收皮料,再创作。但我们还是希望进一步改善劳动密集型、设计和材料浪费的现象。”CHIN品牌联合创始人、设计师游鹏提出搭建创新平台,帮助设计师实现创意输出的聚合效应。

今年6月发布的《深圳市培育发展现代时尚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建设“时尚产业数字智脑”,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为产业赋能。在皮革行业,推广应用机器视觉等技术和智能检测设备,推进数字化生产,建立全流程信息集成平台。

为推动数字科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龙华区出台“1+N+S”数字经济产业政策,投入30多亿元预算布局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上云平台。龙岗区提出,将设立深圳首个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构建基于数字共性的技术供给体系和产业生态,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很多行业的中小企业都在加快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和自主研发,不断提升软实力和竞争力,紧跟深圳的步伐和速度。”龙岗皮革鞋业商会秘书长涂金红说。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0)
上一篇 2022年 12月 11日 下午11:56
下一篇 2022年 12月 13日 下午2:4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