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的“大规模抛弃”:浪费背后的真相

据说每年有10亿件崭新的衣服没有经过顾客的手就被丢弃了。数据是否夸大令人怀疑。人们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这些商品会被抛弃?

我和摄影师一起来到了昭一的仓库。位于仓库、超市和住宅混合建筑区。仓库入口的宽度只能同时让两辆左右的车通过,但内部空间却宽敞得像个体育馆。

“库存一直在变化,所以我不知道此时的具体数量。但是,如果算上其他仓库的衣服,就得摸几百万。”山本总经理这样对我说。就在我们说话的时候,一辆卡车开进仓库,卸下装满货物的纸箱。这些纸箱随后被叉车运送到仓库的更深处。据说每天有四五千件衣服被运到这里,今天也不例外。

丢弃的衣服

为什么这些衣服被运到这里?总经理山本打开一个纸箱,跟我解释说:“这个产品在这里叫B级,就是不能通过出厂质检的产品。外人基本看不出什么问题,但是对企业的检查还是挺严格的。”我仔细一看,纸箱里有十几件灰色薄款女式连帽毛衣。山本总经理拿出一块给我看,我也没发现什么问题。

“这些都是企业运来的。店里卖不了,所以尺码不一样。”另一个纸箱里装的是普通的棕色裤子。这种裤子是经典款,店里应该没有卖的,但好像是因为款式参差不齐才送到这里的。

这些纸箱很多都写着企业或者卖家的名字。我环顾四周,看到很多最近刚买的名牌,还有少年时流行的服装品牌。那时候,我没有足够的钱。这些牌子原价我买不起。然而现在,看到这些设计精美、制作精良的服装堆在这里,仅仅因为一点点瑕疵就被抛弃,真的很意外。想到当年想要的衣服最后变成这样,我不禁深深叹息。

你为什么拒绝降价销售?

我冲到“京滨岛”附近,这是羽田机场以北不远的一个垃圾填埋场。在大量的机械零件厂和金属加工厂之间,有很多处理来自首都圈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的垃圾处理厂和这个行业的从业者。

正当我在附近溜达,拿着手机在网上查资料的时候,一家废品运输公司的办公室映入眼帘,公司的院子里停着几辆密封的垃圾车在运送废品。我在门口打了个招呼,办公室的一个男的接待了我。

“知名外国公司与我们合作处理他们滞销的衣服和挎包.”稍微思考了一下,那人继续说道,“都是很贵的衣服,有些运动衫每件要15万日元。一共装了三辆车,说要全部焚烧。”

不出我所料,这些滞销的衣服真的要被销毁了。但我还是很困惑。如果我们可以降价出售这些服装,难道我们不能收回部分生产成本吗?那个人回答了我的问题。

“正因为是名牌,才会被彻底毁掉。据说那个企业连正常的促销活动和员工优惠活动(针对老客户、员工及其家属的内部促销)都不搞。如果降价会影响品牌价值,即使把钱毁了,也要把货碾碎烧掉,避免倒卖。”

该男子补充道,“对方还要求我们把销毁的每件商品的照片发给他们作为证据。”

据说销毁完成后,企业的对接负责人向他表示感谢,并对他说:“我把照片寄回国内,老板称赞‘毕竟是日本,做事妥妥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曾经以勤俭节约著称的日本,如今却因干净利落的毁灭而备受推崇。

废弃商品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好处”吗?

“销毁库存商品的做法不仅在服装行业,在食品、家电行业也是如此,是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在服装行业内,“商品过时”理论一直是商业模式的核心。换句话说,就是降低上一季产品的价值,从而达到销售新产品的目的。比如推出今年的流行色就是上述策略之一。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醒消费者,去年那些颜色的衣服已经没有价值了!”

这样,过去的商品逐渐“过时”,尽可能地从市场上被淘汰,是诱导消费者购买最新产品的一种手段。因为这种商业模式的实施,服装行业会销毁未售出的库存商品。

“如果商品低价进入市场,价格就会崩盘,品牌价值受损。为了防止这种风险,销毁是最有效的方法。另外,仓库货物积压也会增加税收,不利于经营管理。”

据总经理铃木介绍,销售库存商品不仅可以增加销售额,还可以将这笔账计入“生产成本”,起到避税的作用。而长期未售出的库存商品会被算作“存货”,存货无法计入成本,不仅无法避税,还会依赖公司给金融机构的借款账单,产生更多利息。但如果存货被销毁,则记入商品处置账户,有助于公司避税。

“总而言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销毁库存商品是企业的上策。尤其是知名服装企业,商品的生产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就算毁了,也不会造成太大损失。”

如何改变“大量被遗弃的社会”

近年来,有人试图通过提高服装业的“透明度”来寻求解决办法。

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方案是服装生产过程中的“透明”服务。谁负责制造?他们的生产理念是什么?生产地在哪里?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把“服装生产流程”挂在自己的官网上,向消费者传递信息,引导消费者关注产品。10YC是其中之一,但他们更激进,连制作成本都透明。

毕竟,为什么过去服装的成本很少公开?

待售的衣服

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商品的“价格”就是我们在商店购买时的价格。为了盈利,企业自然要把利润加到成本上。但除此之外,工厂和商店之间还有中间商和批发商。每多做一手,手续费就会加到价格里。但中间商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可能是调节供求关系,有的可能是拓展销售渠道,有的可能是为零售商降低库存风险。

但是消费者拿到货的时候,不知道现在的价格有多少是成本,有多少是利润,中间商赚了多少差价。一旦真相大白,消费者的购买欲可能会受到打击。也许这就是商家不愿意公开透明价格的隐藏原因。

10YC现在的目标是美国一家名为“Gustin”的男装公司。公司的经营方针是“出售所有商品,不浪费任何东西”。古斯汀使用的方法是“众筹”。如果消费者在该公司网站上找到自己喜欢的设计,并能接受价格,可以点击“Back it(支持!)按钮,这样你就可以参与到这件衣服的众筹中,产品开发网站会以百分比的形式显示每件产品目前的众筹进度和截止时间。如果期限内筹不到足够的资金,连参与集资的客户都买不到。这种做法既能在一定程度上积累生产批次,保证生产效率,又能防止生产过剩库存,避免商品报废。

“通过这种方式,订单可以变得透明,生产浪费也可以避免.”总经理下田说,“我认为这种做法是可行的。”

看到这些新趋势,我们不难发现,信息透明和消除中间商的做法通常是成对出现的。对于消费者来说,除了定价方式,他们还想知道商品的来源,生产者的想法,以及他们的工作方法。服装行业现状的改变,可能就是消费者这种思维方式的体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仅大企业,个体户也可以采用这种模式经营。如果消费者能够将服装生产的信息透明视为一种“价值”,将对解决服装行业存在的大量浪费、工作环境恶劣等问题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节选自日本朝日新闻记者中村、大和、藤田高月的调查记录《大量被遗弃的社会:服装和便利店行业的骷髅》,由该报授权发表,标题待定。

《大量被遗弃的社会:服装和便利店行业衣橱里的骷髅》,[日]中村和夫、藤田隆悦/著张佳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2年12月。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0)
上一篇 2022年 12月 27日 下午6:04
下一篇 2022年 12月 27日 下午6:0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