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详解:这种“爱情之花”,如何穿越古今从中国奔赴世界?

“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古代中国以绮丽珠玑美玉,将蔷薇属(Rosa L.)中果实大如樱桃番茄的蔷薇命名为“玫瑰”。往常,受多种文化交流及翻译习气的影响,“玫瑰”大多泛指月季、玫瑰和蔷薇,并被冠以“爱情之花”的含义。事实上,往常盛行的玫瑰种类本来就是现代月季,是中国古老月季与欧洲古老蔷薇长期、重复杂交的结果。

代表“浪漫”的玫瑰,如何漂洋过海、从中国抵达欧洲?在“5·20”网络情人节到来之际,“世界玫瑰巨匠奖”获奖者、江苏省农业乡村厅研讨员王国良承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讲述玫瑰的前世今生。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请分享一下取得“世界玫瑰巨匠奖”的阅历。你的学术研讨对“西方玫瑰来源论”有何影响?

王国良:2016年,我受邀造访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亨廷顿图书馆、艺术馆和植物园。该奖遴选委员会依据我多年在玫瑰、月季等范畴的学术研讨成果和影响,为我颁发了“世界玫瑰巨匠奖”。

专家详解:这种“爱情之花”,如何穿越古今从中国奔赴世界?

2016年6月19日,美国月季协会主席Pat Shanley亲身为王国良掌管世界玫瑰巨匠奖颁奖仪式。受访者供图

我早年提出的“中国月季,世界的月季”(China Rose, World’s Roses)这一口号,经过多年的国际学术活动,已得到国内外认同。

此前,西方将“现代月季”呈现的时间界限设置为1867年,第一个种类为法国的“法兰西”(La France),其主要形态和性状特征为花瓣长而阔、叶片宽而厚,四季开花,花朵带有茶香味。其实,像“法兰西”这类现代月季和“春水绿波”“金瓯泛绿”等中国古老月季并无二致。这些古老月季早在北宋年间就已盛行于中国大江南北,且名种无数。

月季并非野生,而是由中国古代园丁经过改进野生蔷薇培育出来的新种类。基于其四季开花的特性,古人把这一类蔷薇称为“月季”。

欧洲人将中国古老月季与当地蔷薇杂交后,完成了中国古老月季的欧洲外乡化,构成了“欧月”等现代月季盛行种类。往常世界各地花店里最受欢送的“玫瑰”,其实就是欧月瓶插时间相对较长的切花类型。

中新社记者:往常盛行的玫瑰是如何培育、演化而来的?中国古老月季又缘何在欧洲人的花园里生根发芽?

王国良:理解玫瑰演化的前世今生,需求从纵向和横向对东西方玫瑰的培育史停止梳理。

2005年,我在一场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了中国月季演化六阶段论:远古化石期、先民引种期、宫苑栽培期、月季始现期、南北盛行期和香艳世界期。前三个阶段属于蔷薇时期,直至第四个阶段,魏晋时期的中国园丁应用四川、云南深山老林里特有的几种蔷薇,培育出了月月开花、季季开花的月季。遗憾的是,往常我们已无从知晓古人如何经过奇思妙想将月季栽培出来。

欧洲也是在几千年前开端将蔷薇种植到庭院里,并将单瓣蔷薇经过人工栽培为重瓣蔷薇,构成不同的种类,包括著名的大马士革蔷薇(大马士革玫瑰)。后来,印有月季纹饰的瓷器经过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时抵达欧洲。当时欧洲园艺最兴旺的英国,其欣赏性植物品种仅千余种,牡丹、月季这类原产自中国的奇花冷艳了无数欧洲人的东方寻猎之梦。18世纪前后,不可胜数的中国月季被传教士和植物猎人带到欧洲。由于早期传至欧洲的一些月季种类不太顺应当地气候,露地越冬艰难,欧洲人便将月季与当地重瓣蔷薇停止杂交。

在现代月季构成过程中起着种质平台作用的代表性月季为“中国四大老种”:“帕氏粉红月季”(月月粉)、“斯氏猩红月季”(赤龙含珠)、“帕氏淡黄香水月季”和“休氏粉晕香水月季”。它们发挥着两大重要功用:提供“四季开花”的性状和被欧洲人称为“茶香”的花瓣、花型和香气基因。

两百多年来,欧洲以中国月季为模板,培育出当今市场上盛行的“玫瑰”,完成了中国月季的多样化和商品化改进。

中新社记者:从文化角度而言,中西方关于月季或玫瑰含义的了解有何不同?各自有怎样的历史演化?

王国良:西方的玫瑰文化历史长久。我以为玫瑰与爱情产生关联的第一个时间节点应该是在古罗马时期。当时古罗马人将心爱的人称为“心中的玫瑰”。在意大利画家波提切利1487年所绘的《维纳斯的降生》中,红色与浅粉色的花朵便是玫瑰。因而,玫瑰也被称作“维纳斯降生之花”,成为爱与美的符号与化身。

除了“爱”以外,玫瑰还有多重含义。古时欧洲有得胜后在兵士头上戴玫瑰花环的传统,在这里玫瑰意味着成功。约15至16世纪,在“圣母子”一系列画作中,有多幅作品都以玫瑰、百协作为背景装点,玫瑰变为了圣洁的化身。拿破仑曾以玫瑰赠予卢森堡国立小学,玫瑰又化作友谊的标志。二战完毕时,为反映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祈望战争的愿望,一种育成于原产自法国的黄色玫瑰被命名为“战争”。

在中国,蔷薇文化也丰厚多样。各地出土的约7000年至6000年前制造的五瓣花纹彩陶罐祭奠器,阐明蔷薇也曾是一种图腾。因蔷薇散布普遍,许多远古先民将其作为共同信仰。所以近来也有学者将蔷薇称作“华夏之花”。

最早的“蔷”字也颇具画面感。清人雷浚在《说文外编》说,蔷薇的“蔷”应该是“蘠”——草头下面有堵“墙”,指蔷薇的藤蔓攀上墙垣。一墙枝条一墙繁花,意即奄奄一息、生生不息。

月季呈现后,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市井百姓,都喜欢这种四季吐艳的花朵。到宋朝,月季的种类和盛行到达高峰。宋代诗人杨万里赞道:“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苏轼也在《月季》一诗中说:“唯有此花开不厌,一年长占四时春。”彼时,古人常赋予月季“长乐”“长春”“短命”等寓意。

古代中国并未将蔷薇与“爱”和“浪漫”联络起来,只在汉武帝的风流佳话中传播着“买笑花”的典故。玫瑰代表爱情的含义是近代以来传到中国的,西方情人节和爱人之间互赠玫瑰的文化更产生世界性影响。

中新社记者:往常月季的种类日益丰厚,但许多中国古老月季却日益减少,我们应该怎样维护?又应该如何传承和发扬月季文化?

王国良:如今市面上普遍盛行的都是经过改进的现代月季,绝大局部人以至从未见过中国古老月季。其中还存在一个误区,即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古老月季不如现代月季。

事实上,中国古老月季大多长得很漂亮,而且比种类间长期重复杂交所产生的新种类抗病性更强、更易养活、更枝繁叶茂。我们发现的水目寺明代月季,我将其命名为祥云粉红香水月季,直径达30余厘米,像大树一样花开不时。我们找到的粉红香水月季古藤,株高超越20米,花径达10余厘米的花朵突如其来,犹如怒放于天街的万家灯火。这些超级月季景观令人震动,可谓“月季界的天花板”。

从文化角度看,月季虽在中西方具备不同的文化价值,但人们普遍以为,月季花是美妙的意味。无论是作为“爱情之花”还是“长乐之花”,我以为都是经过月季花这一具象与意象,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美妙情感,以及将这种美妙持续下去的期盼,正所谓美美与共、和合共生。

唯愿生如月季长春,爱若玫瑰芳冽,情似蔷薇缠绵。

受访者简介:

专家详解:这种“爱情之花”,如何穿越古今从中国奔赴世界?

王国良,“世界玫瑰巨匠奖”取得者、江苏省农业乡村厅研讨员。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研讨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其后留学日本国立千叶大学。曾任江苏省林业科学研讨院副院长,现供职于江苏省农业委员会。长期从事月季、玫瑰和蔷薇的来源与演化、搜集与审定、流散与文化、栽培与维护、育种与应用、月季专类园设计与营造等研讨。出版有专著《中国古老月季》《玫瑰圣经图谱解读》、合著《月季科学大典》(Encyclopedia of Rose Science,2003年,英国科学出版社)等多部;审订英文《英国月季》、日文《时间的玫瑰》等中译本多部;发表中英文中心期刊论文60余篇。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0)
上一篇 2023年 6月 4日 下午8:29
下一篇 2023年 6月 4日 下午8:30

相关推荐